2016年自动化专业指导性培养计划

发布者:本科生教育发布时间:2019-03-12浏览次数:84

制定人王宇嘉

审核人方志军

一、指导思想

本专业设置的指导思想是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建设现代化工程应用型特色大学为目标,以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为平台,以主动服务上海智能制造产业及地区经济为宗旨,以现代自动化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产学研紧密结合为依托,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构筑与制造业自动化等行业的协同育人、协同办学、协同创新的“三协同模式”,使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得到协调发展,为社会不断输送高级工程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现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注重与计算机、电子信息等相关专业的交叉融合,秉承复合型人才培养理念,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个人素质、人文修养、职业道德、创新意识及国际视野;有较强的人际交往及合作能力,能够在设计、工程应用和研究开发团队中担任组织管理的角色;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运用自动化专业及相关学科领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在工业过程控制、机器人运动控制、智能控制系统、传感与检测技术等自动化相关领域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具有整合思维、工程推理、解决问题和管理组织能力,面向工业自动化领域的相关行业从事系统设计、开发、管理、运行与维护等方面工作的高等工程应用型人才。

毕业五年左右达到:

1)具有运行、维护、管理自动化领域复杂系统的能力,并能够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方面的影响因素。

2)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与实践能力,并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能够从事产品或系统开发、测试等工作。

3)具有较强创新能力,能够从事自动化产品或技术的研发工作。

4)具有团队合作、沟通和项目管理能力,能够组织和协调团队成员进行系统设计和开发。

5)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流与合作能力,能够在不同职能团队中发挥特定的作用。

三、专业方向与特色

专业方向:分为运动控制和过程控制分方向
专业特色:本专业以自动化专业技术理论为基础,研究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分析、综合等方面的理论及应用,具有强电与弱电相结合、信息技术与自动化技术相结合、控制器件与系统集成相结合、硬件与软件相结合的特点,注重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着力培养掌握扎实的自动化专业知识,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能够分析和解决过程控制、运动控制、智能检测、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相关领域工程实际问题,可从事自动化系统与装置的软件与硬件设计、技术开发、系统集成、工程设计与实施、组织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应用型人才。

四、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信息处理、系统工程、自动检测与仪表、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和网络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较好的工程实践基本训练,具有系统分析与设计、研究与开发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工程知识: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2
.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自动化及相关领域内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
.设计开发:能够设计针对自动化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自动控制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
.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自动化领域的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
.使用工具:能够针对自动化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自动化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
工程社会:能够基于自动化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
环境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自动化领域内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
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
个人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
沟通: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
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
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五、主干学科和核心课程及课程体系

主干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课程:电路、电子技术(模拟、数字)、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电机及拖动基础、自动控制理论、现代电力电子学、控制系统CAD与数字仿真、电力拖动自控系统、过程控制系统、检测与转换技术、集散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技术。
控制系列课程:自动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电机及拖动基础、电力拖动自控系统、运动控制概论、过程控制系统、检测与转换技术、集散控制系统、控制系统CAD与数字仿真、智能控制、自适应控制。
计算机系列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单片微机应用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

六、实践教学

1.实验
本专业注重对学生的实验技能的训练,培养计划中安排的实验教学环节有:
1) 独立实验课:
电路实验:安排在第二学期,共20学时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安排在第三学期,共20学时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安排在第四学期,共20学时
2) 综合实验:
微控制器应用综合实验,安排在第五学期,2 周。
机器人控制综合实验,安排在第六学期,2周。
电力拖动自动系统综合实验(或过程控制综合实验),安排在第七学期,3 周。
   2
.实习
教学实习和生产实习是本专业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接触社会、了解生产实际的一个重
要途径,是培养学生树立实践观念和劳动观点的重要教学环节。
1)制造技术基础实习:第二学期,2
2)电工实习:第四学期,2
3)认识实习:第四学期,1
    3
.合作教育工作学期
合作教育分三次进行共18周。具体安排如下:
1) 合作教育(一):第二学期,6
2) 合作教育(二):第四学期,6
3) 合作教育(三):第六学期,6
    4
.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是在完成本专业所学理论教学课程后进行的主要实践教学环节,训练学生在收集资料、对课题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与解决工程问题的实际能力、动手能力。其内容是结合科研和生产实际需要,完成自动化及相近专业的工程课题、研究课题或实验课题,安排在第八学期进行,共16周。撰写毕业论文。
   5
.军训:第一学期,2周。

七、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共4学分,由“创新创业类”和“素质拓展类”两大模块组成。“创新创业类”和“素质拓展类”各2学分。

八、学制及毕业规定

本专业基本学制4年,学生可在36年内完成学业。学生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修满培养计划规定的各教学模块的学分,总学分达到164。其中各类必修学分达到132学分,选修学分达到32学分(含第二课堂4学分),方能毕业。

九、学位

符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规定的毕业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十、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总共164学分)


(一)公共基础平台课程

学生应在公共基础平台课中修满59.5学分。

(应修59.5学分)

公共基础平台课

课程组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总学时

讲课
课时

实验
课时




考核
方式

建议修读
学期

学分要求

思政、就业创业类

22910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32

24

(8)



1

14

22930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48

32

(16)


*

1

310100

形势与政策

(3)

(56)

56




1

310108

大学生创业基础教育

(0.5)

(8)

8




1

310109

军事理论

(0.5)

(8)

8




1

22920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48

40

8


*

2

22910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3

48

32

(16)



5

22910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3

48

32

(16)


*

6

310102

大学生就业指导

(1)

(16)

16




7

小计

14


数学类

219151

一元微积分A(上)

3

48

48



*

1

12

219152

一元微积分A(下)

3

48

48



*

1

219155

多元微积分A(上)

3

48

48



*

2

219156

多元微积分A(下)

3

48

48



*

2

小计

12


物理类

219251

力学

2

32

32



*

2

9.5

219252

电磁学

2

32

32



*

2

219751

基础物理实验

0.75

14

4

10



2

219752

综合物理实验

0.75

14


14



2

219253

波动和光学

2

32

32



*

3

219254

热学和近代物理

2

32

32



*

3

小计

9.5


体育类

230100

体育(一)

1

32

32




1

4

230200

体育(二)

1

32

32




2

231300

体育(三)

1

32

32




3

231400

体育(四)

1

32

32




4

小计

4


英语类

基础阶段

219402

大学英语综合()

2

32

32



*

1

12

219406

大学英语听力()

1

16

16



*

1

219410

大学英语口语()

1

16

16




1

219403

大学英语综合()

2

32

32



*

2

219407

大学英语听力()

1

16

16



*

2

219411

大学英语口语()

1

16

16




2

219404

大学英语综合()

2

32

32



*

3

219408

大学英语听力()

1

16

16



*

3

219412

大学英语口语()

1

16

16




3

小计

12


拓展阶段

219556

高级英语演讲

2

32

32




4

2

219558

科技英语阅读

2

32

32




4

219559

科技英语翻译

2

32

32




4

219560

英语报刊选读

2

32

32




4

219561

英美文学选读

2

32

32




4

219562

跨文化交际学

2

32

32




4

219563

商务英语

2

32

32




4

219564

外贸函电

2

32

32




4

219565

美国历史文化

2

32

32




4

219566

英美概况

2

32

32




4

219567

英语词汇拓展

2

32

32




4

219568

高级英语阅读

2

32

32




4

219569

高级英语视听

2

32

32




4

219570

高级英语口语

2

32

32




4

219571

英语写作

2

32

32




4

219572

英汉互译(口译)

2

32

32




4

219573

英汉互译(笔译)

2

32

32




4

219574

商务英语视听说

2

32

32




4

小计

36


公共选修课

本学科类










4

小计

0


跨学科类










2

小计

0



(二)学科基础平台课程

学生应在2016级电子电气类学科基础平台课中修满36学分。
必选课程:电路实验、高级语言程序设计A、电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字电子技术、线性代数、电路()、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自动控制理论   

(应修36学分)

学科基础平台课

课程组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总学时

讲课
课时

实验
课时




考核
方式

建议修读
学期

学分要求

1必修课程

020111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A

3

48

32

16



1

19

020404

数字电子技术

3

48

48




2

219161

线性代数

2

32

32




2

020421

电路()

2

32

32



*

3

020422

电路()

2

32

32



*

3

020423

电路实验

1

20


20



3

21916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

48

48




3

021706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3

48

48



*

4

小计

19


2

020621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

1

20


20



2

7

021109

离散数学

3

48

48




3

219108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3

48

48




3

020115

算法与数据结构

4

64

48

16


*

4

020425

模拟电子技术

2

32

32



*

4

020611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

1

20


20



4

小计

14


3

020286

自动控制理论

4

64

60

4


*

4

4

020709

通信原理

4

64

64



*

4

021154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4

64

46

18


*

4

021318

电机学

4

64

64



*

4

051501

固体物理导论

4

64

58

6


*

4

109242

信号与系统

4

64

64



*

4

小计

24


4

021163

计算机导论

2

32

16

16



1

6

050306

材料热力学

2

32

32




3

020227

单片微机应用技术

2

32

32




4

020230

自动控制理论B

2

32

32




4

020258

EDA技术与实践

2

32

16

16



4

020729

linux操作系统

2

32

20

12



4

021159

数字图像处理

2

32

22

10



4

021369

可再生清洁电能技术

2

32

32




4

050408

半导体物理导论

2

32

32



*

4

051502

电子器件传热学

2

32

32



*

4

109201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2

32

32




4

109230

通信系统原理

2

32

32



*

4

小计

24



(三)专业课程 (应修32.5学分)

课程组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总学时

讲课
课时

实验
课时




考核
方式

建议修读
学期

学分要求

1必修课程

020204

现代控制理论

3

48

48




5

27.5

020217

控制系统CAD与数字仿真

2.5

40

28

12



5

020239

智能控制

2

32

32




5

020248

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

2

32

28

4



5

020259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

2

32

30

2



5

020261

机器人概论

2

32

32




5

020278

电机及拖动基础

3

48

44

4


*

5

020210

自控系统执行机构

2

32

32




6

020218

检测与转换技术

3

48

40

8



6

020234

计算机控制技术

3

48

42

6


*

6

020279

集散控制系统

3

48

42


6


7

小计

27.5


2专业选修课程

020211

过程控制工程概论

2

32

26

6



6

5

020226

运动控制概论

2

32

32




6

020242

随机过程概论

2

32

28

4



6

020236

系统工程基础

2

32

32




7

020243

自适应控制

2

32

32




7

020249

现代数控技术

2

32

32




7

020262

电力拖动自控系统

3

48

48



*

7

020263

过程控制系统

3

48

48



*

7

小计

18



(四)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应修32学分)

课程组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总学时

考核
方式

建议修读
学期

学分要求




1必修

310107

军训

(1)

(2)


1

29




029016

合作教育()

(2)

(6)


2




249305

制造技术基础实习C

2

2


2




020892

认识实习

1

1


4




029026

合作教育()

2

(6)


4




249402

电工实习

2

2


4




020257

微控制器应用综合实验

2

2


5




020264

机器人控制综合实验

2

2


6




029036

合作教育()

2

(6)


6




020199

毕业设计(论文)

16

16


8




小计

29


2必修

过程控制

020281

过程控制综合实验

3

3


7

3




小计

3


运动控制

020280

电力拖动自控系统综合实验

3

3


7

3




小计

3



(五)第二课堂(应修4学分)

模块

类别

学分

建议修读学期

要求学分

第二课堂

创新创业类

2

1-8

4

素质拓展类

2

1-8

  

自动化专业教学安排表

课程类别

统计量

必修A

选修B

小计C=A+B

选修学分比例
     B/C

占总学分比例
     C/D

理论教学环节

公共基础课

学时

924

96

1020



学分

53.5

6

59.5

10.08%

36.28%

学科基础课

学时

308

272

580



学分

19

17

36

47.22%

21.95%

专业课

学时

440

80

520



学分

27.5

5

32.5

15.38%

19.82%

小计

学时

1672

448

2120



学分

100

28

128

21.88%

78.05%

实践教学环节

课内实验

学时

104+(56)

148

252 + (56)



学分

10

9.25



A/D=6.1%

集中实践

周数

25+(20)

0

25+(20)



学分

32+(3)

0

32+(3)

0.00%

A/D=19.51%

小计

学分

42

9.25



A/D=25.61%

第二课堂

学分


4



2.44%

总计

学分

132

32

D=164

19.51%


学时

2422

512

2934



各学期课程资源分配表

  

学期

1

2

3

4

5

6

7

8

必修课学分

19.0

26.5

17.0

45.0

21.5

15.0

9.0

16.0

选修课学分

2.0

1.0

8.0

51.0

0

6.0

12.0

0